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概况 > 学院简介 > 正文

学院简介

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简介

时间:2020-06-12 00:00:00  作者:  点击:

 

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组建于20228月份,以原外国语学院为主体组建而成,承担全校心理健康教育、大学英语、大学语文、应用数学、美学素养(大学美育)、数智素养 (生成式人工智能)、国际素养类(跨文化交际、 国际商务礼仪)、普通话与等级测试、朗诵与口才等公共基础必修课、公共限定选修课和任选课程的教学任务,负责全校师生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和国际语言生的中文培训。现有教职员工41人,设有大学英语、大学语文、应用数学、心理健康教育、综合教育、素质教育6个教研室,建有1个通识综合实训室,1个多媒体培训教室和1个资料阅览室。

通识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整体素质高,业务技能强的教学团队。40位专任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25人,讲师12人;博士1人,硕士28人,“双师”34人。在高等职业院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,学院以学校创建国家级优质高职和职业本科为抓手,围绕“知”的积累和“识”的融通,服务专业群和学生全面发展,深化通识教育“三教”改革,强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,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,着力培养具备职业伦理与责任感、跨界思维与创新素养、数字时代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,办学优势日益明显。

一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
通识教育教学强调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,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,努力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背景下“显性教育”与“隐性教育”的融通。立足“夯实人文基础、培育职业素养、拓展跨界思维” 的育人定位,学院以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为核心,以 “双师型” 师资建设为支撑,以国际交流与社会服务为拓展,不断完善“通专融合”的“公共必修课+公共限定选修课+职业素养类特色选修课”课程体系设置,逐步形成“课程普及、创新引领、实践助推、优秀人才选培、博雅文化浸润”五位一体的通识教育链

二、建设优质品牌课程

根据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分析,学院加大课程改革力度,制定课程负责人制度,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和评价体系。瞄准行业、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,全面梳理知识点和技能点150条,制作微视频140个,建成校级通识基础课程资源库4个,在线课程5门、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,其中2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,作为省级在线课程进行培育。

《大学英语》对接学校7大专业群职业岗位需求,重组课程内容,确定“语言知识为基、职业能力为主、职业素质为魂”“三位一体”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培养学生的“英语语言技能、岗位职业能力、跨文化交际能力、自主发展能力和人文素养”“五位一体”的课程建设目标,持续推进混合式分层分类教学改革,实现语言载道、语言传声、启智润心。

《大学语文》建设坚持“兼容并包、人文化育”,课程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突破教材单元束缚,融入区域元素,将教学内容整合为文学阅读、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三大领域。创新教案和教学设计,深入挖掘提炼教学资源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,通过经典文本与职业素养结合、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的案例,抓实课堂育人主渠道,积极拓展课外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收获语言之外学会了做人、学会了生活,陶冶了性情。

《应用数学》针对工科类专业群,链接专业场景,推动数学建模创新。团队以“数学赋能专业发展”为主题设计数学知识在编程算法优化、机械制图建模、金融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,开发分层教学模块,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,注重培育中国精神、工匠精神、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,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数理基础。

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教学团队深耕课程思政,细化教学目标,明确教学重难点和技能点,创新教学思路设计,重点挖掘心理危机干预、人际交往、情绪管理等专题中的思政元素,开发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包,如在职业规划模块融入工匠精神培育,在压力管理中强化责任担当意识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。

三、建设“双师双能”队伍

学院以“竞技、强能、载道”的“技能校园”建设为契机,重视推进专任教师“双师双岗”管理;依托通识“教师技能工作室”党员“三亮三比”系列活动,持续培养2名党员为“金师”,弘扬典型,以点带面培养高水平“双师双能”队伍

一是搭建师资实践服务平台,建立激励机制,引导教师发挥学科优势,密切联系行业企业,一大批“双师型”教师迅速成长。教学团队10多次服务国际社会,展现了良好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,为咸宁市的对外开放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,为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。

二是以赛促教,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建。学院2次圆满承办湖北省外语教学大赛,实施教师教学比赛培训和业务提升工程,将教师技能比赛作为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,3个教学团队斩获国家级和省级桂冠,迅速成长为德技双馨人才。

三是坚持教改与科研齐头并进,教师积极参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建设,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(含核心3篇),主持建设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项,获得专利软著20多项,出版专著和合著6部,编写全国高职优质教材10余部。团队辅赛成效显著,指导学生3次荣获国家级一、二等奖,2次荣获省级特等奖,多次荣获省级二、三等奖。

四、筑牢党建领航育人体系

学院党员示范团队坚持探索与开创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新局面,汇聚同心、赋能通识教育“新动能”,党建领航、匠心引领学生未来:

一是教师党员指导的AEC戏剧社团、推普小分队、曹全碑书法社团等6个社团每周定期开展活动,打造育人新亮点,选培拔尖人才,组织开展通识技能展演,助力学生技能成才、精神成人。

二是创新语言文字服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范式,将经典诵读融入大学语文和普通话教学,构建导读+精读+评读的线上、线下经典阅读新模式富师生阅读形态和体验,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。利用数智技术和资源,推进经典阅读特色典型案例建设,打造富有特色的“典耀中华”主题读书典型案例,逐步建成诵读示范品牌。

三是加大通用语言文字推广,进行博雅文化浸润。通过开设通识大讲堂、大学生语言文化作品展经典文化悦读红色之旅、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夯实学院文化基础,彰显“与书记相约、展通识风采”“一院一品”主题文化,扎实推进文化育人。

四是开展特色文化输出,开办咸宁职院第一期国际语言生培训班。通过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互动、科普文化观摩、户外素质拓展、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,党员领衔的教学团队在国际生群体中播下“跨文化交流”的种子,深化国际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感悟东方智慧的深邃内涵,实现了语言搭桥、文化铸魂、友华致远,达到了职业教育“文化出海”的目的。

 

 

 

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 

TEL:0715-8280604 0715-8280605 0715-8280607

ADDR:理工楼12楼 | Manage